大家知道,现在CPU的能力和I/O的能力差距越来越大。
因为I/O的处理是串行的,这就造成CPU经常需要等待I/O完成,整体系统的性能很难做上去。
为了解决I/O瓶颈,主流的方法都是采用更快的介质,比如SSD;或者采用更快的管道,比如NVMe。这种方法虽然解决了一部分问题,但只从这个方向解决是不够的。
如果I/O处理可以并行就好了。这样让CPU无需等待,可以处理更多的工作。
并行计算大约在1980年代进入商用领域的,当时很多初创公司包括Thinking Machines, Sequent, Pyramid, Encore, MasPar和nCUBE把这个概念扩展到I/O并行处理。 但是,它们的编程太复杂了,因此到了2001年,这些公司都失败或者被收购了。IO并行处理技术进入冬眠期。
但今天,多核CPU已经成熟,并行计算比早期的MPP系统架构简单和成本低廉得多。DataCore软件公司,其从最初被收购的MPP初创公司Encore Computer演变而来,针对多核CPU环境,推出了并行I/O技术,大大提高了存储的性能,并且在最新的SPC-1性价比测试中打破世界纪录,取得了优异的成绩。
西瓜哥查了一下,现在SPC-1性价比的TOP10是这9家,华为也只是第8的位置。
其中冠军就是DataCore,居然每个IOPS只需要8美分,只有第二名Infotrend的1/3,是华为的全闪存阵列Dorado 2100G2的1/7。
我们看一下,其IOPS的值也不低,超过45万IOPS了,虽然没有进入TOP10,但已经很不错了。
而且,时延也很低啊,远小于1ms,曲线非常漂亮。
当然,和其他大部分厂商一样,数据保护方式是镜像方式。还有一点,只使用了一半配置容量,使用率低了一些。估计是害怕容量用得太满,SSD会发生垃圾收集影响性能吧。
具体测试的配置如下,就是一台联想的服务器,配置16块的SSD和8块高速15KSAS盘。也就是类似一个单控的阵列,有单点故障,而且扩展性很差,其可靠性和扩展性是不如传统存储的。不过,令人意外的是没有采用全闪存,而是一个混和的配置。
这是具体的配置,我们看到服务器采用了14核的CPU,核数越多,估计其并行I/O技术就能更加发挥作用。
这个是具体的价格信息,大家可以评估一下价格是否有水分,要看折扣后的价格。
虽然DataCore这次测试更多是一个理论的值,由于只有一台服务器,可靠性无法和磁盘阵列来比较,但其采用混合配置,测得如此高的性能,可见其在并行I/O技术方面确实有一些独特之处。中国的信核科技其创始人也出自DataCore,产品定位也一样,不知是否也有类似的并行I/O技术?其他的存储厂商,特别是SDS厂商,不知道是否也可以借鉴这个思路提升存储的性能?并行I/O,原理上好像很简单,但估计实现起来有一定的难度,否则DataCore也不会大肆宣传,而且也是在其最新的第10版本才支持的。
DataCore也支持集群,应该测试最少两个节点的集群配置,这样典型配置更有说服力一些。这个纯粹为了追求性价比的配置,在现实生活中参考意义不大。不过,确实可以体现出其并行I/O技术在性能提升方面的优势。至于这个技术是否重新会进入主流市场,还得看市场的表现。
摘自:高端存储知识